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

雲林縣-北港義民廟



轉貼 台灣大百科全書 本文著作權為文建會所有
拍攝:吳柏傳
義民廟奉祀「義民公
拍攝:吳柏傳
配祀「義犬將軍」,為塚與廟合一古蹟,整體為二進建築的廟宇。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乾隆51年(西元1786年)林爽文倡亂,笨港為自衛組義民團防衛,多次擊追來犯賊兵,乾隆21年(西元1787年)5月30日夜,賊兵先毒斃守夜猛犬後攻入劫殺,義民團奮戰有108人壯士為國捐軀,乾隆皇帝頒「旌義」匾額褒揚
拍攝:吳柏傳
乾隆22年(西元1788年)6月北港仕紳倡議將義民遺骸合葬瓦棺,並建立「旌義亭」,明訂義民罹難之日為年度祭辰,以資奉祀。同治5年(西元1866年)戴潮春之亂賊兵攻笨港,義民團壯士36人壯烈成仁合祀於「旌義亭」中。同治2年(西元1863年)因”黃玉琮”敬獻;石雕香爐,上書「義民公」字樣,於是「義民廟」之稱呼逐漸取代舊有之「旌義亭」。
經歷數次修繕始具今貌,其中於光緒20年(西元1894年)重修三川殿及主殿,並增加;義塚後進堂舍,為建立今日廟體主要規模的一次大修。其後於日治大正7年(西元1918年)進行三座義民塚之修繕;昭和5年(西元1930年)改土埆壁體為磚造壁體,並新增多項屋面、壁面、詩文、彩繪的設施;民國55年(西元1966年)更換部份受損木結構為水泥製品(天溝與三川電部份構材);民國58年(西元1969年)屋頂整修,重做;剪黏脊飾;民國79年(西元1990年)由匠師”劉秋鴻”進行全廟新敷彩繪工程;民國80年(西元1911年)改建後堂次間與義民塚塚身為水泥建物。三川殿與正殿相連,沒有丹墀及過水廊,廟身後側緊靠墓體前壁。地面鋪設尺磚及花崗石。廟身高度頗廣,空間感覺威嚴靜肅。雕飾儉樸,造型古意,木瓜拱及雕花配置中規中矩,兩側浮雕堵,博古樣式,正殿兩壁有「萬古流芳」「旌旗飛揚」大壁畫,把當時的兵荒馬亂,百姓遷徙流離的情況,彩繪得淋漓盡致。
拍攝:吳柏傳







義塚分別位於主殿正後方及廟身左右,
義犬將軍整塊大石頭雕成,線條粗獷蒼勁又婉約,造型甚有創意。



義民廟廟體小巧精緻,三川殿與主殿之間並未留設;天井空間,兩空間之室內金柱連成柱列,顯得進深更長,加上主殿空間較為幽暗,因而形成不同於一般寺廟的祭祀空間形式。此外,除民國50年代(西元1961年代),因保存概念不彰,新增水泥仿木構架,殊為不當外,廟內木構多細緻精秀,石作雕刻與詩文柱聯亦為可觀,同時並保有極多甚具歷史價值與營建考證價值的匾、碑、牌位、石雕、營建部件等,多數保存完整,極為難能可貴。民國80年(西元1991年)公告為三級古蹟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


參考資料: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雲林縣政府教育局 雲林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雲林縣北港鎮公所














拍攝:吳柏傳 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
拍攝:吳柏傳 
拍攝:吳柏傳

拍攝:吳柏傳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